在马鞍山市,一批特殊的“执勤员”正以科技之力重塑交通安全防线,它们是集智能感知、实时预警、违法监管于一体的“电子哨兵”系统。运行一年来,这些“哨兵”24小时坚守市区15个重点路口,累计发出安全预警752万次,精准纠正非机动车违法行为137万起,推动路口交通事故率下降11.6%。
“主路行车速度快、支路来车易大意,这类无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曾是事故高发区。”马鞍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科负责人介绍。为此,马鞍山公安交警部门创新打造“电子哨兵”系统,依托科技应用,实现全时段路况扫描。当支路车辆接近路口时,系统即可快速测算主路车辆时速与车距,并通过LED显示屏和定向语音播报发出“左侧来车”等警示,增强对支路来车的安全提示效果,大幅减少路口事故发生。
针对非机动车违法乱象,“电子哨兵”系统可自动抓拍未佩戴头盔、违法载人、逆行等9类违法行为。违法行为一旦触发,设备立即播放定制语音警示,实现“发现即纠正”。据统计,系统运行以来,路口电动车头盔佩戴率提升23.9%,市民守法意识显著增强。
以往,传统监控易受夜间、雨雾等环境影响,“电子哨兵”系统投入运行后,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仍能精准识别风险,确保预警响应“不减速、不漏判”,为安全出行筑牢“科技屏障”。
下一步,马鞍山公安交警部门将拓展短信提醒、精准宣教等功能,推动“事后处罚”向“事前预防”转型。同时,推进“电子哨兵”覆盖至更多城乡路口,探索构建全域智慧交管网络,让科技之力持续护航群众“脚下安全”。